这对夫妻想让象山成为全国帆船之城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帆船帆板可能是一项相对冷门的运动。但在浙江象山县,有这么一对“帆船夫妻”,他们不遗余力普及推广帆船知识,在当地中小学掀起了帆船运动的热潮。  “我想告诉大…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帆船帆板可能是一项相对冷门的运动。但在浙江象山县,有这么一对“帆船夫妻”,他们不遗余力普及推广帆船知识,在当地中小学掀起了帆船运动的热潮。

  “我想告诉大家,普通人也可以玩帆船。”应海松说,帆船运动的成本并不高,很多孩子接触帆船以后,就开始爱上这项运动。

  这对夫妻

  想让象山成为

  全国帆船之城

  从队友到携手做教练

  与帆船的缘分从未中断

  42岁的应海松是象山县亚筹办竞赛部工作人员,39岁的林飞飞是象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体育管理科科长。他们因帆船而结缘,被人们称为“帆船夫妻”。

  应海松成长于象山石浦的渔民家庭,对海洋有天然的亲近感。他与帆船比赛的缘分,来自亚运会。“1994年,我在报纸上看到宁波运动员钱红在日本广岛亚运会夺得帆板比赛金牌,我就觉得这项运动很刺激。”应海松说,巧合的是,当时他所在的学校刚好引进了帆船帆板设备,他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训练。

  1996年,应海松被选拔到浙江省体工二大队参加帆船帆板训练。同一年,来自温州的林飞飞在省队与他相遇了。

  “那一年进省队的就我们两个人。”应海松说,那时候她瘦瘦小小的,有点像男孩子。在队里,应海松经常拉着林飞飞一起加练,“因为她是学田径出身,只有加练才可以提升力量。”2012年,即将退役的应海松在教练的牵线和鼓动下,向林飞飞表达了心意。

  从浙江省帆船帆板队退役之后,夫妻俩一度携手担任宁波市水上运动基地帆船教练。其间,他们带的学生参加了两届省运动会帆船比赛,获得6枚金牌。

  2015年,应海松和林飞飞调到象山体育局工作,但夫妻俩与帆船运动的缘分却没有中断。2017年,得知杭州亚运会帆船帆板比赛主场地设在象山的时候,两人激动了好几天。

  林飞飞说,回到松兰山这片熟悉的海域,对他们来说太亲切了。“1998年以来,这里的训练基地就是省队的大本营,每年3月到11月,我们都驻扎在松兰山训练。而且,我的第一枚省运会金牌就是在松兰山海面上拼搏取得的。”

  松兰山训练基地也是他们爱情的启航地。采访中,林飞飞回忆了一件事:“一次在这片海域训练时,刮了很大的风,天也黑了,到最后我实在没力气了,拉不起帆,只能坐在那儿,当时好想哭。在那种状况下,是他陪着我一起漂,让我很有安全感。”

  象山是发展帆船运动的宝地

  连奥运冠军都赞不绝口

  2020年4月,应海松被抽调到亚帆中心竞赛部工作。2021年3月,位于松兰山的亚帆中心(浙江海洋运动中心)竣工,成为杭州亚运会最漂亮的场馆之一。象山县以亚运为契机,大力发展海洋运动,近几年,应海松与林飞飞这对“帆船夫妻”每周都会进学校、社区、企业,宣传推广帆船帆板运动。

  “象山有着988公里的海岸线,从松兰山到半边山、石浦甚至鹤浦,都有很好的沙滩,可以让船下水。”应海松说,“这项运动从6岁到80岁都可以玩,我们希望通过推广帆船运动,让更多人喜欢上这项运动,让象山成为全国的帆船之城。”

  “象山海域有开展帆船运动的优势,象山是个半岛,这里的海边一年当中至少300多天都是有风的,而且水域和气候非常适合帆船帆板比赛和训练。”林飞飞说,“去年全运会帆船帆板比赛就在亚帆中心举行,我记得东京奥运会冠军卢云秀就对我们这里水域的比赛条件赞不绝口。”

  今年7月19日以来,象山连续举办了四期青少年帆船夏令营活动。活动是半公益的,家长只花少部分费用,大部分则由俱乐部和政府补贴。

  目前,象山已有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成为帆船运动特色学校。夫妻俩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能让更多学生爱上这项运动。“帆船项目的推广需要长远的计划。这几年,我们已经向宁波少体校等上级体育院校输送了240多个学生。”应海松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我要反馈